活动特色
写作,传承无数先贤的智慧,
探索认知真实客观世界的本相,克除自我人性的丑恶,汇聚理想理性之光,
指引后来者砥砺前行,推进新时代
青少年思想交融升华精炼
写作需沉淀,写作应创新
1、领略蜀地千年灿烂文明
历史与文化并行,从文明中汲取文学创作灵感。
2、跨越历史的轴线
夏商周秦、三国唐宋,我们从北到南,灿烂文化在这片土地交相辉映,谱写川蜀文明发展史诗,跟随历史的脚步。
3、提升写作的底蕴
我们以探索式、体验式为主,开展【文化创新写作营】。
让孩子踏遍千年的蜀国文化,至北向南,从历史到现代,跟随四川省青少年作家协会写作导师,建立文化的桥梁和纽带,发现、挖掘、培养未来写作新苗。
活动主题
省青作协优秀作家带队
1、结营获得专业证书
参加本次活动的所有学生将获得由四川省青少年作家协会颁发的社会实践证书会员证书。(可用于学校综合素质评价)
2、作家带队 提升写作能力
此次研学活动将由四川省青少年作家协会的优秀作家带队,并在旅途中进行阅读写作与指导。
3、省青协平台推送
以本次研学为主题的优秀文章、诗歌可优先推送四川省青少年作家协会主办的作文大赛及各大期刊、报刊发表。
4、成为省青协会员
参加本次研学的所有学生将会优先推荐入选四川省青少年作家协会“青少年作家会员”资格,参加协会开展的文学及文化活动,获得优秀作家的阅读与写作指导。
师资介绍
王永忠:
四川省青少年作家协会主席
从事新闻工作20年,历任《人民日报·海外版》新闻中心主任
四川省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在国内多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作品
著有长篇小说《金沙情仇》,中短篇小说集《逃之天天》,报告文学《凉山之鹰》
龚华平:
成都图书馆原党委书记
四川农大旅游学院客座教育硕士生导师
主要相关著作:
《都江堰-青城山申报世界遗产汇报提纲》,其对都江堰长达10年研究,其文字被刻印在景区里
孙了诗:
艺术学博士,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学会“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员。
出版研究著作三部,创作大量散文、诗歌等,曾获四川省写作学会、四川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办,“首届四川省高校创作人才选拔大赛青春风采”征文奖等。
近年来致力于青少年写作研究,构建了较为成熟的青少年写作训练提升体系,倡导“以写作提升审美能力、以写作提高创造能力、以写作提炼鉴赏能力”的“三提”写作理念。
韩嘉祥: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本科成绩年级第一推免至四川大学
曾获国家奖学金l次,人民网奖学金1次,校一等奖学金1次,二等2次。
杨红:
东北师范大学学士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专业硕士
担任四川新闻网实习记者、中国社会科学网成都记者站实习记者。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重大研究专项
立项“‘巴蜀图语’符号谱系整理分断与数字人文传播研究”,全民阅读科研项目。
主创“元符号Metasign”文化传播。
开笔礼:
【开笔仪式】望江书院开笔仪式
【专家讲座】文学艺术的从简创作
符号与古蜀文明:
【创作探索】深度剖析三星堆所承载的古蜀文明
【身临其境】实地模拟考古发掘过程
【诗词探索】窥探李白诗句中所蕴藏的古蜀文化
自我与团队融合:
【自我管理】执行与认知,完成自我蜕变
诗词与建筑美学:
【创作探索】剖析都江堰水利建筑、美学艺术、诗词人文
【文学解析】再读余秋雨的《都江堰》
【随笔创作】《我与都江堰》散文创作
歌词与人文艺术:
【思维培育】繁华中的宁静—-夜幕成都
【音乐鉴赏】赵雷创作《成都》的词、曲、乐鉴赏
【艺术情操】夜幕下的《成都》诗歌、词曲初试
信仰与民族认同:
【创作探索】探索曹魏孙吴蜀汉三国文化交织融合
【精神思想】读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家国精神
【楹联创作】“工、稳、贴、切、新、奇”楹联知识与创作
【唐诗解析】唐诗代表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诗词书法】解析诗词与书法融合之美
【创作训练】书法与诗词创作训练(毛笔、硬笔书法)
【人文欣赏】蜀风雅韵,川剧近景实践体验
【人文之礼】察拜三苏、礼仪培养
【三苏祠探索】从三苏祠窥探宋朝人文社会
【简析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词牌训练】词牌专题创作训练课
【田园篝火晚会】点亮繁星计划,书写妙笔生涯
【火种传递】火与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关系
【创作培育】探索田园中蕴藏的文学艺术
【文学实践】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随笔创作】《田园游记》散文创作
【歇笔仪式】乐农学院《写作营》歇笔仪式
16:00返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