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把她理解为一个夏令营活动!
也可以把她理解为一次心灵的碰撞……
让孩子去一次“贫困山区”。一定会让他刻骨铭心!
让那里的“生活”触摸到她的心灵!
让孩子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
只有到贫困山区那种“场合”的训练,体验,胜过你千万次的说教?
只有让孩子亲身参与、策划的公益活动,比你讲“N”遍的感恩故事都有用得多……
有些话,有些夏令营的训练是必须到一定的“场合”才能触摸到孩子心灵的。
才会有启示和效果!
知青,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精神。
是一代人用岁月和热血铸就的“红色文化”。
社会的发展,许多青少年没有经历过艰苦岁月的磨练。
最缺乏的恰恰就是知青身上体现出来的那种历经风雨,坎坷,磨难,
从不轻言放弃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勤奋奉献的知青精神。
顽强生存能力和自强不息的人格魅力,那种吃苦耐劳的品格。
小知青下乡夏令营,不仅仅是一个种“吃苦文化”的教育。
重走父辈青春足迹,追忆父辈的青春年华。更是要让孩子感恩父辈,感恩社会。
农村,农村生活,贫困山区,贫困生活。
很多家长会说,我就是农村出来的,我爸爸,祖辈也是农民。
但是您,您的孩子真正生活过艰苦的农村生活吗?
为什么70后,80后的童年那么苦,他们还在怀念什么?
其实很简单,
就是让孩子们重新过上45年前的农村生活,
原生态,没有任何造假,
当代中国这样的场景已经很难找了,
贵州.毕节.大方。
我们为孩子寻找到了,
我不知道他能成长多少?
但绝对保证他终生难忘、刻骨铭心的记忆!
会带给孩子们一辈子的思考。
百闻不如一见,说教不及体验!
没有经历,就没有触动,感动,成长和感恩。
更无法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更不会珍惜当下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上山打猪草、喂猪、喂牛、清理猪圈、抬猪粪、挑水,洗衣服。
这其实就是山区孩子日常的生活呀!
缺什么,补什么!
孩子不缺丰裕的物质生活,
缺的是精神世界痛苦的淬炼;
缺的是人生的经历和体验!
就补这些......
课程特色
暑假,您的孩子在家做什么?
12点起床?手机、电视、游戏、发呆?排得满满的补习班?
想想,没有手机的童年,我们多快乐!乐趣无处不在!
让我们的孩子,回到我们的小时候,
你愿意吗?
小知青下乡夏令营,吃苦夏令营,变形记之走进贵州贫困山区
没有固定的食堂,没有标准化营房和酒店的住宿
吃饭,自己做。
准备菜、切菜、洗米煮饭,生火,洗锅,炒菜,全部做饭过程。
每个孩子都要体验,
不仅杜绝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公子,公主习惯。
更能让孩子们感受到品尝自己劳动果实的喜悦。
农村赶集
一个即将消失的集市文化。曾经农民唯一的经济收入方式。负重、山路、农产品(鸡蛋,玉米等),手工艺品等。
人头攒动的集市,各种叫卖声,熟人的寒喧,讨价还价声。但在这里是最真实的农村生活。更深入的了解农村,乡村生活。农民赚钱不容易。提高自我的社会交往沟通能力,说话能力、接受挫折的能力和商业头脑的启迪。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知道父母的钱来的不容易,感恩父母。
农耕文化
教育来源于生活,小知青上山下乡夏令营,就是要下地干农活。锄地、种菜、掰玉米、收水稻、挖土豆,施肥等等。认识“五谷杂粮”并知道它的生长过程,理解农耕文化。零距离和农民伯伯在一起,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
手艺
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农民,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发明了很多独特的手艺。在农村,当时是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有的则是我们70后,80后,90后童年的玩具制作。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有的手工成为了工艺品,有的手艺即将消失。在手工学习中,让孩子学会动手、思维、创新、静心,耐心、解决问题的能力。
公益活动
所见所闻皆是生活。在亲身经历,交流,互动中知道了贫困山区,家庭,孩子的现状。换位思考,如果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会怎么样?我能帮到什么忙?学员自行策划公益活动。也许些许的生活物资、学习用品或零花钱。也许只是和贫困家庭的孩子交朋友,一起玩耍。没有任何公益项目有这种亲身经历的真实和发自内心。带给他们温暖和向往,激发孩子心中的大爱和慈悲!
这个暑假,走进贵州农村,感受自然之美,用心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
你会感受到浓浓的少数民族风情、热情款待和文艺才华。
在淳朴的山区,勤劳、善良的农民身上寻找真善美,
丰富孩子的生活世界和情神世界。
师资团队
谌其军
谌其军先生在步入教育培训前曾经当过兵、做过公务员、国企老总、教师等职业,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自从2003年步入教育行业,就一直热衷于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积极研究中国现行教育现状和解决方案,并取得了非常好成果。
2004年承担十一五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模式” 国家课题研究,并于2006年顺利结题。这个课题结题后直接出版系列教材(国家统编教材)18本。谌先生对很多世界前沿课程如:教练技术、NLP(神经语言程式学)、性格学、完形心理治疗等领域进行广泛学习,然后不断地进行研究、整合、升华、开发成为符合中国教育特色需要的系列课程。并且经过2年的实践,组织了上百次学生专业素质训练、教师专业化培训、大型公开课,并取得了社会及教育界的一致认可,称为学生的教练、家长的教练、教师的教练,谌先生现已经成功自主开发:教师专业化发展课程、班主任专业化发展课程、学生素质训练专业化课程、家长教育专业化课程、校长专业化发展课程
整个课程体系基本涵盖整个教育体系,每个课程的作用都非常强烈,对教师、班主任、家长、学生的个人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提升都具有非常大的推动力。当时谌先生曾利用课程中的知识在学校担任7个班的班主任,在广州一度传为佳话。
谌先生授课和方式非常独特,整个过程完全采用体验和互动方式,课程的结构形式让人非常容易理解和学习,达到了课程就是游戏,游戏就是课程,人人都在互动中学习,在学习中互动的境界,参加过谌先生课程的人都受益匪浅,回味无穷。
蒋惠芳
蒋惠芳老师,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团中央中国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父母大讲堂项目副主任;北京博雅心桥教育研究中心首席讲师;神经语言程式学(NLP)执行师。
曾任中国妇女报教育培训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家庭亲子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大鹏鸟亲子教育研究院院长。
她是一位优秀的教师,毕业于北京教育学院,在教坛上耕耘了27年,中学高级教师。凭借对孩子和教育事业的热爱,积极探索,将国际知名教育理念与中国的教育实践相结合,创造出适合中国家庭的教育方法。
她是卡尔—威特教育的第一批实践者,她将东方教育和西方教育有机的结合,总结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通过她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实践使她17岁的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她是一位深受家长欢迎的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在全国各地举行家教专题报告会700多场,直接受众达60万人之多。无数的家庭因她的报告而获益,她是一位深受孩子喜爱的智慧妈妈。接待来访家长和孩子1260多人次,,无数迷失在网吧的孩子在她的帮助下重返课堂,数十名轻生的孩子在她的帮助下重新燃起生的希望,更多的孩子因她的心理辅导而改善了与父母的关系,明确了人生目标,引发了巨大的学习动力。
她是一位勤奋的作家,于2002年、2003年相继出版了《家教的智慧》和《守望花期》等著作,并于2004年出版了光盘《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质》。她的第三部著作《做个智慧妈妈》将于近期与广大读者见面。中国教育报、中国妇女报等数十家媒体对她的书籍和家教思想有过详尽报道。
刘灿梁
刘灿梁教授,1951年出生于台湾,台湾淡江大学企管系、国际企管所专任教授,美国乔治亚大学管理心理学博士,台湾地区十大名嘴之一。他用两年半的时间拿 到博士学位,从而一举成为乔治亚大学的传奇人物。他不仅拥有很好的心理学、西方管理学理论功底,同时担任了二十余年的公司副总,常年担任知名大企业的企业 顾问,和台湾塑料大王王永庆等知名企业家有着良好的互动。 刘灿梁教授为台湾地区十大名嘴之一,他不仅拥有很好的心理学、西方管理学理论功底,同时在世界著名企业担任了二十余年的高管,常年担任知名大企业的企业顾问,和台湾塑料大王王永庆等知名企业家有着良好的互动。刘灿梁教授在松下幸之助的启发下,花大力气通读了中国《二十四史》,他可以讲一百位中国皇帝、一百位中国丞相,并能熟练地运用管理学的理论来进行分析,烂熟于胸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给刘教授的课程锦上添花。
廖烟楚
全人格教育机构 训练讲师
御瑄人生顾问师 指导老师
御瑄意识开发有限公司 行政副总
御瑄公司全省分公司 执行总监
御瑄公司海外分公司 辅导老师
张国维
NLP导师( Dr.Alex Cheung)(香港)
张国维博士,早年在香港,中国,美国及英国受教育,工作及服务。他获得理学学士、理学硕士、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荣誉法学博士、荣誉理学博士。张博士是一位著名的资深工程师,且在过去的二十五年积极及不遗余力的参与服务社会的工作, 更是一位资深教育及培训贡献者。 在最近十年,张博士积极学习, 钻研及提供有关“提升自我价值”,“发挥个人潜能”,“积极人生,扩阔视野”及“商业心理工作坊”等培训课程。 张博士获得的证书及奖状繁多,其中最特出的有: 全亚洲首位荣获1980年在瑞士注册的国际NLP专业学会颁发的“资深导师 (FMT)”由美国NLP大学颁发的“特别授权导师”。全球只有19人享有此荣誉。
周杏林
女,江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助理,美国寰宇大学教授。
催眠培训师周杏林
爸妈在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爸妈在线催眠学院院长。
副主任医师
美国A.C.H.E临床催眠治疗师学会会员
中华医学会会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
中国性学会会员
江苏省心理学会会员
中国心理学自主创新论坛常务副秘书长
镇江心理咨询师协会副秘书长
1982年于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从事临床内科、神经内科工作。近年来,致力于催眠技术对人们身体和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在个人和团体潜能激发、提升学习效能、考试心理、幸福心理、恋爱婚姻和亲子沟通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
安全保障
1、小班制管理:5+1模式(5个学生,一个老师或助教)。
2、多重保险: 旅游险、意外伤害险、景区责任险。
3、医护保障:配有随队医护。
4、全封闭的训练和管理,学员不能擅自离开营区或团队,擅自离营者,作自动退营处理。
作息时间
06:30 起床
07:30 早餐
08:30-11:30 训练学习
12:00 午餐
12:30-14:30 午休
15:00-17:30 训练学习
18:00 晚餐
19:00-21:00 学习分享
22:00 熄灯睡觉
1、在千秋业教育总部集合的学员提前一天到达广州营区报到,除广东区或方便在总部报到的学员。全国其他地区学员,开营当天早上12点前可选择在贵州毕节高铁站,贵阳高铁北站集合,开营当天12点前到达不了学员,建议提前一天选择集合点报到。
每期学员报到完毕后,统一组织学员体检并建档。进行纪律训练,建立团队,安全教育训练,军训。为重走父辈知青路作好充分准备。前往贫困山区贵州大方县的交通(广州南到贵阳高铁北站、东站,毕节高铁站,每天多达30多车次,高铁车次以出发订票为准)。
2、到达贫困山区后,整理自己的内务,打扫卫生,自己开始动手做饭吃。
3、了解“知青”文化的历史知识。
1、军事训练,军事战术学习,模拟射击,枪械的基础操作学习。
2、军事演练-紧急集合。
3、深入了解贫困家庭,与贫困家庭和留守儿童交流。反思自己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帮助打扫卫生,挑水,洗衣服等。
4、小知青上山下乡,就是要干农活,下地做农活。
5、没有电子产品的业余活动时间。回到70、80后的童年游戏(踢毽子、跳绳、陀螺、滚铁环)
6、写一日成长感悟,做暑假作业(带作业或参加20天以上的学员)。
毛主席说:到农村去,那里大有作为。父辈的青春岁月,既要劳动,又要学习。国家恢复高考后,知青青年努力学习,积极参考,都是我们现代青少年学习的楷模。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1、上山打猪草,割草,跟当地农家做地里的农活。
2、喂猪,喂牛,打扫猪圈,牛圈。
3、自己制作晚餐的饭菜,推石磨,做豆腐。
4、感恩教育,励志讲座或电影。
农耕,是我们城市青少年说的,而我们农村的小孩天天都要干的活。和农民叔叔阿姨一起走进农田,了解庄稼的生长环境、翻地、种菜,灌溉农田。学习并认识到我们吃的粮食是怎样来的。
1、讲解粮食或蔬菜整个种植和生长过程.认识五谷杂粮。
2、从翻地、选种子,种植,田间管理的实操过程。学员劳动成果,种植的粮食或蔬菜,成熟了可快递发给学员或家长。
3、看望空巢老人,帮助打扫卫生,学会感恩。
4、手工制作,苗家织布工艺或其它活动。
5、写一日成长感悟,做暑假作业(带作业或参加20天以上的学员)。
知青,生活在农村村子里,又是军事化的管理和编制。所以与当地农民关系密切。
1、与当地村民,少数民族沟通,了解民族文化。增加沟通和处事能力,结交当地小朋友。
2、跟着农民伯伯制作农畜食物、喂养鸡、鸭子。
3、军事化训练,拓展游戏,训练时间观念。
4、学会如何处理突发事件,如地震,火灾、急救技能、交通安全、灾难逃生、人身安全等。
5、制作手工玩具。
6、学习民间工艺。小木匠:每个孩子制作一张木工作品(小木凳、小书架或笔桶)或小篾匠:竹艺实用用具(水瓢、筷子、竹椅、簸箕或篮筐),作品可带回去哟。
在贫困山区,去田地里做农活都要走很远的山路,所以中餐都野菜为主,直接在地里吃。
1、在山里做农活,除草,翻地,灌溉农田。
2、认识野菜的知识,挖野菜,野生中草药
3、水上狂欢,下河摸鱼(看天气而定)
4、捡柴,生火,做野餐填饱肚子。
5、感恩教育,写一日成长感悟,做暑假作业。
贫困山区的农民唯一的经济收入,就是赶集卖鸡蛋,玉米等,补贴家用。也是劳动成果丰收的喜悦。
1、分组整理好赶集要卖的物品
2、负重徒步20多里的山路到达集市
3、叫卖物品(因为是农村,又是卖农村土特产,有一定的难度)。训练小孩商业头脑。
4、让小孩知道父母的钱来的不容易。
经过多日在贫困山区生活,知道了贫困山区生活和教育现状。选定农村小学或留守儿童家庭。自行设计公益项目,筹集款项,帮扶留守儿童,献出自己的爱心。
1、到达选定的贫困家庭,再一次详细了解家庭情况。
2、帮助贫困家庭做自己能做的事(洗衣服,打扫卫生等)。
3、与贫困家庭小朋友沟通,聊天。了解他们生活艰苦。
4、组织捐赠活动。
5、让小孩明白,珍惜现在自己幸福的生活,努力学习,感恩父母。
教育来源生活,这么多天农村的农活,贫困家庭的生活体验。与留守儿童的交流,让我们参营小朋友角色互换。如果自己是这个角色,自己会怎么做,怎么想。每一个孩子分享总结出来。让孩子理解父母,感恩父辈。
1、对这次到贫困山区体验生活的训练分享总结。
2、收集柴火,准备篝火晚会。
3、组织烤全羊(不是每一期都有这个活动)。
4、组织晚会活动。
回顾精彩瞬间、师生发表心得感悟,记住这难忘的贫困山区生活,知青的生活。快乐而精彩暑假生活!分享总结。